旅游产业的产业链
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产业要素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食住行游购娱”, 如今的旅游产业要素已扩展为“食、住、行、游、购、娱、体、会(会议)、养(养生)、媒(媒体广告)、组(组织)、配(配套)”,他们相互交织组合,形成了以下九个类别的行业,构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旅游产业链:
(一)游憩行业:包括景区景点、主题公园、休闲体育运动场所、产业集聚区、康疗养生区、旅游村寨、农场乐园等的经营管理和运作的行业;
(二)接待行业:旅行社、酒店、餐饮、会议等;
(三)交通行业:包括旅游区外部的公路客运、铁路客运、航运、水运等,也包括景区内部的索道等小交通;
(四)商业:集购物、观赏、休闲和娱乐等于一体的购物休闲步行街、特色商铺、创意市集等;
(五)建筑行业:园林绿化、生态恢复、设施建造、艺术装饰等;
(六)生产制造业:车船交通工具生产、游乐设施生产、土特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加工、旅游衍生品加工、信息终端及虚拟旅游等设备制造;
(七)营销行业:旅游商务行业(包括电子商务)、旅游媒介广告行业、展览、节庆等;
(八)金融业:旅行支票、旅行信用卡、旅游投融资、旅游保险、旅游衍生金融产品等;
(九)旅游智业:规划、策划、管理、投融资、景观建筑设计等咨询行业以及相关教育培训行业。
一个旅游项目,从最初策划到规划、设计、建设,再到对外营业,游客来游玩,需要以上各个环节系统紧密配合。
旅游产业具有跨行业的综合复杂性以及多环节配合的服务消费特性,旅游产品之间的相互依赖非常强,需要服务链各个环节的提升与质量保障。
因此,旅游产业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以旅游业本身所包含的行业为基础,关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的卫生体育、文化艺术、金融、公共服务等相关行业的泛旅游产业结构”。
关于旅游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融合的论文
最近几年,旅游业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均在发生深刻调整。
当前,旅游业呈现出以下五种新业态值得关注。
第一,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推进全域旅游可以说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第二,体育旅游。
刚刚结束的欧洲杯在吸引无数球迷关注的同时,还引爆了中国游客暑期赴欧洲旅游的热情。
资料显示,本届欧洲杯预计平均每场比赛的直播有1.47亿人次观看,整个赛事累计观众达到66亿人次,仅在中国就有超过12亿人次观看了欧洲杯,体育旅游可以说是市场潜力巨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鲍明晓认为,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最大的“蛋糕”,当前,中国正处在体育旅游被全面激活的前夜,市场潜力巨大。
第三,文化旅游。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吸引人的东西,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广文化旅游方面应该关注如何改变提升产品,从而能够更好地去满足创新需求,而且,最好有故事蕴含在其中。
例如,去故宫旅游,不要总说故宫有多少年的历史,多么宏伟,而是要把每座宫殿建造过程中的历史、历代帝王、后妃等与之相关的故事融入其中,这些故事是独一无二的,才会使人印象深刻。
只有这样,文化旅游才能够真正吸引人,消费者才能够获得文化享受。
旅游新业态是自助旅游的概念。
人们通常用按是否需要通过旅行社等旅游代理机构来划分团队游客与散客,但随着旅游服务机构业态的发展以及旅游中介服务项目不断丰富,人们自行安排旅游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散客市场中有一个群体表现出共同的特征明显地有别于一般散客。
中国未来四年的旅游业发展趋势
旅游业未来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我们认为,消费升级、人均收入提高、政府支持、休闲假日制度改革等积极因素,将推动旅游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07年投资者可关注自然垄断、成长良好的景点类公司,酒店类龙头企业和投资经济型酒店的公司,以及具有08年奥运概念的公司。
行业快速增长 1994-2005年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5.07%。
从结构来看,近年来农村居民出游人数在旅游总人数中的比重保持稳定,但农村居民旅游收入在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
1994以来,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出游人数基本保持4:6的比例,但在旅游收入方面,农村居民所占比重由1994年的17%提高到2005年的31%。
因此,农村旅游消费蕴育巨大市场。
从近十年来的旅游收入、旅游人数、人均花费增长率趋势来看,2000年以前,旅游人数增幅不大,旅游收入增长更多依赖人均花费的提高;2000年以后,人均花费增速放缓,旅游收入增长更多依靠旅游人数的增长。
旅游收入驱动因素转变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1999年“十一”开始实施黄金周制度,也正是从这一个时点开始,旅游收入的增长对假期时间的长短更敏感。
未来黄金周制度改革的方向都是错开休假日期,避免集中消费,假期时间只会延长而不会缩短。
如果制度改革能够实施,我们认为对旅游业的发展将是实质性的推动,尤其对于景点类公司而言,可以改变目前“旺季吃不下,淡季吃不饱”的状况。
随着入境游、国内游、商务客市场的持续扩大,酒店业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经济型酒店业态顺应国内中低档酒店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前景看好。
我们判断,未来3-5年是经济型酒店的黄金发展时期,随着大量低星级酒店的转型以及社会资本的加入,经济型酒店供给会大量增加。
在品牌、成本、人才、资金等方面占有优势的经济型酒店公司将通过直营、加盟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
2005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1116.59亿元,同比增长9.70%,毛利润总额78.47亿元,毛利率为7.03%,净利润总额1.27亿元,净利率仅为0.11%。
我们认为,由于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的格局仍将持续。
关注自然垄断和奥运概念 就07年旅游业投资策略而言,我们认为投资者主要把握以下投资主题:坚持投资具有自然垄断经营优势、成长性良好的景点类公司,如黄山旅游(600054)、桂林旅游(000978)、丽江旅游(002033)等;酒店类龙头企业和投资经济型酒店的公司将享有较高的估值溢价,代表公司为锦江股份(600754);随着08年奥运的日益临近,关注具备奥运概念的公司,代表公司为首旅股份(600258)、中青旅(600138)。
黄山旅游:06年是公司业绩高峰年,07年支撑业绩继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游客接待人数增长乐观及成本费用控制得力,这将依赖即将出炉的高管激励计划来保障。
08年在索道提价效应、游客接待人数稳健增长的前提下,估计业绩有可能迈上新台阶。
桂林旅游:公司业绩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景区的逐渐成熟以及期间费用的有效控制。
公司未来将实施的增发无疑会缓解资金面上的压力,同时也符合公司积极拓展上游景区的发展战略。
丽江旅游:客流量的增长依然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预计公司将启动云杉坪索道的改建,投入资金2000-3000万元,影响云杉坪的正常运营期1个多月,建成后将提高运能至1200人次/小时(原来400人次/小时),总体而言,新索道将缩短旺季游客等候时间,进而增加游客运量。
我们认为,在08年募集项目建成之前,公司凭借优质的索道资产可以保证业绩稳步增长。
首旅股份:我们认为06年是公司业绩的一个低潮,随着民族饭店、京伦饭店的装修完成以及海南旅游市场的逐步规范,公司酒店业务、景区业务等主要利润支柱未来将进入良性发展空间。
公司具备资产注入和股改含权预期,同时也是旅游行业中奥运受益最直接的公司。
锦江股份:作为国内酒店业龙头,公司各项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由于集团香港上市的资产中包含对公司的股权投资,因此集团在香港的市值将间接影响公司在A股的表现,同时集团借助香港资本平台加速发展也将自然提升A股公司价值。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但发展速度难以超越预期。
需要关注的是,公司持有长江证券7.5%的股份,如果长江证券借壳上市成功,公司持有的股权按照公允价值核算将提升净资产值。
中青旅:公司各项业务增长势头良好。
近期控股乌镇旅游可以看作是其向下游优质垄断性景区资源的延展,将极大地优化公司盈利结构,增强公司业绩增长的稳定性。
结合公司此前沿旅游产业链布局的经济型酒店投资、写字楼出租等项目,公司旅游主业的竞争力已经大为增强。
什么是旅游新业态项目
最近几年,旅游业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均在发生深刻调整。
当前,旅游业呈现出以下五种新业态值得关注。
第一,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推进全域旅游可以说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第二,体育旅游。
刚刚结束的欧洲杯在吸引无数球迷关注的同时,还引爆了中国游客暑期赴欧洲旅游的热情。
资料显示,本届欧洲杯预计平均每场比赛的直播有1.47亿人次观看,整个赛事累计观众达到66亿人次,仅在中国就有超过12亿人次观看了欧洲杯,体育旅游可以说是市场潜力巨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鲍明晓认为,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最大的“蛋糕”,当前,中国正处在体育旅游被全面激活的前夜,市场潜力巨大。
第三,文化旅游。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吸引人的东西,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广文化旅游方面应该关注如何改变提升产品,从而能够更好地去满足创新需求,而且,最好有故事蕴含在其中。
例如,去故宫旅游,不要总说故宫有多少年的历史,多么宏伟,而是要把每座宫殿建造过程中的历史、历代帝王、后妃等与之相关的故事融入其中,这些故事是独一无二的,才会使人印象深刻。
只有这样,文化旅游才能够真正吸引人,消费者才能够获得文化享受。
旅游新业态是自助旅游的概念。
人们通常用按是否需要通过旅行社等旅游代理机构来划分团队游客与散客,但随着旅游服务机构业态的发展以及旅游中介服务项目不断丰富,人们自行安排旅游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散客市场中有一个群体表现出共同的特征明显地有别于一般散客。
旅游开发的开发流程
1 、投资决策投资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景区资源及开发价值进行整体评价。
投资商在与景区所有者即政府签订合同前,可以聘请旅游专家,通过初步的资源、市场、交通、环境、政策评估之后,提交一份《旅游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旅游项目投资价值评价报告》,以作为决策依据。
2 、合同签定旅游景区开发,一般涉及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甚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对于这些资源,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非产业化的法律法规,对旅游投资商十分不利。
旅游特许经营权是投资商必须合法控制的核心,其中包括门票收益权、景区开发与招商权、核心土地购买权等几个方面。
如何签订合同,并要求政府负责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水电等),是非常需要经验和技术的。
另外,合同签订的同时,需划定红线,确定项目的开发用地和建设用地。
3 、组织管理架构合同签定后,运营方(即原来的投资方,合同签订后,投资方就转变为了运营方)应立即着手组建开发管理团队,并建立开发运作的管理构架与管理制度。
管理构架应包括前期工作部、建设管理部、开业运营部三方面。
前期工作部,主要负责项目开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委托旅游规划设计公司进行市场调研、产品策划及规划设计;编撰文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批、向社会招商等。
建设管理部,以项目经理为首,负责建设准备工作和工程施工期间的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按设计要求和合同要求完成。
开业运营部,负责景区开业营销策划,办理开业手续,落实景区运营必备的人、财、物,提高景区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力。
4 、产品策划(项目设计)及项目运作策划产品策划(项目设计)及项目运作策划不同于旅游规划,主要用来解决主题定位、市场定位、游憩方式设计、收入模式、营销模式、运作模式、盈利估算、投资分期等问题。
必须聘请专业的旅游项目开发咨询顾问公司,提供《旅游项目总体策划报告》及《旅游项目开发运作计划》。
为了与国债申请、政府资金申请、银行融资、战略投资人及子项目投资人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工作全面配合,应编制《旅游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5 、规划产品策划完成后,或与此同步进行,应该聘请专业机构,编制《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或者直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包含部分需马上动工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新建项目要先进行旅游规划、确定规划条件,到规划主管部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方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景观与建筑设计。
6 、设计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后或是规划编制的同时,要委托专业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旅游景区的景观及部分建筑设计。
主要包括景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休闲及景观节点、景观小品等。
设计的基本程序为勘察-规划-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7 、政府审批事项办理推进通过政府的各项审批非常重要。
其中,发改委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规划评审,市级、省级、国家级重点扶持项目立项与申请,国债项目、农业项目、旅游项目等特殊扶持申请;规划委批准;土地规划审批;建设土地的招、拍、挂与征用;合同中政府承诺的落实;施工图的审查;建设准备与报建批复等等,十分繁杂。
8 、资金运作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资金不能全部靠企业自有资金,应积极进行融资和招商引资,用少量种子资金启动项目,利用项目融入建设资金。
9 、建设准备与工程建设以项目经理为首协调各方,监督、控制工程进度与质量,保证工程按设计要求和合同要求完成。
旅游项目中主要有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建设、接待设施建设、游乐项目建设四个方面。
项目工程结束后,项目法人要组织验收工作。
10 、开业运作项目完成工程建设,与开业运行,还有较大的差距,开业需要人财物齐备,并且还要有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
景区开业需全面配置大量的服务人员,包括导游(讲解员),技术维护,环卫人员,保安,营销人员等,需建立完整的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卫生系统(厕所、垃圾箱、排污等)、旅游安全保障系统、游览服务系统、游客接待服务系统等。
以上大多属于软件建设,必须通过规则、流程、培训等管理工作,才能运行到位。
一炮打响,是开业营销的重要目标,其中建立专业的营销队伍,用以理清渠道、展开品牌推广、开展活动促销等是基础。
旅游景点一般在开业后的1-3个月可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正式开业营运一年以上的旅游景区(点),可以向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申请景区等级评定。
1涵义界定编辑旅游开发是指人们为了发掘、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2开发原则编辑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 景点布局
(1)特色性原则。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
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2)共生性原则。
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
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
全域旅游的时代,乡村旅游该怎么提升
乡村旅游在“三农”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凸现。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中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近些年,乡村旅游在各地发展迅猛,正在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乡村旅游逐步由快速发展期进入到提档增效的新阶段,如何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创造更大的效益空间,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乡村旅游迫切需要提档升级。
乡村旅游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但真正能拨动心弦、激发消费欲望的产品并不多。
以旅游发展较好的浙江省为例,2015年省内游客每天人均消费为1279元,而乡村旅游仅为98元。
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旅游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匹配,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很多上马的旅游项目仍然是靠人海战术、门票经济为生的观光型产品,靠综合消费、体验经济取胜的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不足。
乡村旅游的经营效益亟待提高。
乡村旅游的投资势头强劲,但营收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导致数量增长迅速、效益相对缓慢。
目前乡村旅游大多以餐饮、住宿、采摘为主,这些项目需投入大量资本用于餐厅、客房、设施大棚等经营场所的建设,还需聘用管理、服务、生产等类型员工维持运营,而人均百元的消费水平很难确保项目的良性运转。
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对于已建成的旅游项目的产出、供给、效率和可持续的问题关注不够,这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要素错配,而且成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旅游业的一种特色业态,产业的发展既要深入挖掘农业农村资源,也要积极汇聚旅游、消费、文化、设计、科技等领域要素,用现代理念及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使之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在理念方面,由物质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变。
体验消费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环境为布景,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回忆的消费活动。
随着体验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不再停留于物质需求阶段,转而关注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购买认为更有价值的体验。
旅游与体验有着先天的耦合性,游客产生的休闲放松、探新求异、社会交往、自我完善等旅游动机,大多需要通过体验消费满足。
因此,旅游不是单纯提供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
乡村旅游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应遵循体验消费的经营理念。
当前乡村旅游经营的农家饭菜、乡村住宿、农产品等大多仍是以物质消费为主,虽然也不乏精品,但消费者无法从中满足其精神感受。
而且这些产品即便离开了旅游目的地,消费者同样也可以获得,这就大大降低了产品价值。
因此,经营者要转变经营理念,以乡村丰富的资源为载体,营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体验,以独具回味的感受吸引消费者,这才是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
在设计方面,由客体真实向建构真实转变。
真实性是塑造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
有一种观点为客观性真实,关注事物原形的真实,强调展示旅游客体固有的特性,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产品;另一种观点为建构性真实,关注游客自身感受的真实,强调按照游客的想象、偏好、理念等设计产品,让游客体验其所期望的体验。
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会追问客体的真实性,而是追求可以沉迷于其中的理想意境,所以很多旅游产品会将美的元素与客体特性相结合,借助艺术的想象和手段营造旅游意境,满足游客的主观期望。
乡村旅游同样要围绕游客的期望设计产品。
由于城乡资源、文化、环境的差异性,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景观环境等确实是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产品不是客观地体验这些原始产品,而是要利用这些资源营造出游客内心所期望的、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的体验。
比如,在农业景观中,建造景观小品,烘托出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在农耕博物馆中,将农耕展品与百姓生产生活变迁相结合,唤醒游客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在农事体验活动中,营造热火朝天的劳作氛围,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农耕文化。
在功能方面,由观光休闲向多元融合转变。
产业融合是产业间不同资源、技术、市场、功能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衍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开辟新市场的动态发展过程。
近年来,旅游业倡导“旅游+”,在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基础上,逐渐形成“文、商、养、闲、情、奇”旅游综合要素体系,为产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
同时,当相关功能与旅游相结合时,不但满足了功能需求,还通过旅游体验实现了功能效用的提升,由此增加了旅游的消费黏性。
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具有很好的基础。
乡村旅游集聚了农村各类要素资源,拥有丰富的乡村体验载体,除了餐饮、住宿、采摘外,农业景观观光、农耕民俗体验、农事节庆活动等也是乡村独具特色的体验资源。
但后者往往与游客的日常消费相距甚远,并不被关注。
若能与相关产业功能融合,其价值就会得到凸现。
比如,将农耕民俗体验与亲子教育、科普实践相结合,依托农耕文化、农业知识,在寓教于乐的体验活动中,培养孩子性格,感悟农耕智慧;将农业景观与...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现代乡村旅游
从1970年代以后,国际上出现了“购回空间”运动,就是城市里面的人跑到乡村去住乡村别墅,乡村农庄,生活在乡下。
而乡村人跑到城市里面挤在公寓里面。
城市人和乡村人各自的梦想和需求不一样,所以我们搞旅游首先要把握这样一种潮流。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可总结成三个历程。
一个历程是1980年代,它发源于成都的农家乐,是低消费的阶段,主要享受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乡村美食。
到了1990年代后期,农业观光和休闲阶段,政府开始统一规划和管理,但是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受到土地制度限制。
进入21世纪以后,农业发展进入到另一个阶段,就是土地流转的提出。
农业产业不断升级,乡村旅游也要伴随升级,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始由观光慢慢变成了休闲和度假,尤其是未来的乡居阶段和乡村度假阶段。
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的“购回空间”运动,城市人就想怎么在乡下建一个别墅,在乡村居住。
通过研究法国等发展顶级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模式,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第一,明确目的科学规划。
乡村规划不仅要有良好的乡村环境和乡村景观的保护,乡村建筑和乡村居落的保护,传统文化的保护,还要有民俗文化生活方式和建筑特色的保护,这几个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合理布局乡村产业。
乡村产业首先是以农业为根本,强调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手工业制造非常重要。
中国的手工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是古村、古镇还是古村落,其传人都没有感觉到足够的尊严,他活得没尊严,他的手工艺也不愿意传承下去。
在欧洲国家,手工艺匠人都是世袭的,手工艺人就是一个艺术家,他能够活得非常逍遥自在,也可以把他的手工艺传承下去,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区别。
另外,还需要延伸产业的多元增值服务。
依托核心产业的优势,比如农业产业,把食宿、服务、健身休闲、文化、观光、农事体验、职业教育进行多元延伸来增加产业链布局。
第三,统筹合理的城乡关系。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只有到了工业化后期以后,城乡关系才能够完全的融合发展、统筹发展。
整个欧美地区都经过了这样的历程。
要建设成一个度假旅游目的地型的社区,离不开构建两个体系,一个是信息互换体系,一个是商品互换体系。
信息互换体系是解决农民、农村和目的地社区一系列的文化传承、产品体系这些问题;商品交换是提供多样化的居住服务、生活服务、生活方式的一个体系。
这样一来才可以构成一个有生命力的目的地社区。
这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可以解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体系构建等一系列的问题。
政府需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治理,即实现乡村风貌的提升,改善乡村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让城乡的差距缩小。
包括保障体系的建立,这是政府最关心的一个话题。
另外一个要实现产业的升级,农业产业要实现升级,政府需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
第三个是什么?农民的就业。
农民怎么参与,怎么在参与过程中提高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保障农民在安置、在生活当中实现城乡平等,这个就是政府的三大需求。
这里面涉及到土地流转的一系列事情,比如说成都的红沙村,从2003年就解决了土地流转,怎么解决的?农民集体把土地转给投资者,流转过来以后,投资者一亩地给你一千斤大米,每5年加5%的租金,相当于转租过来了。
耕地流转以后宅基地再流转,宅基地流转以后变成了商业用地,除了基本保底之外农民还可以有分红,股份分红,农村有股份的,农民还回来就业,经过培训以后,以前是一家一户地耕作,现在农场主进来以后帮你做,对技术进行提升,一个月可以拿一千多块的工资,有工资收入等等。
现在成都郊区基本上没有农民自己的地了,全是投资商进去,一个一个地做。
这就解决了政府的需求。
投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旅游?投资企业需要的一是政策支持,二是投资基础,三是产业用地,四是人力保障。
要解决这些东西。
由于旅游产业的关联度非常高,在现代乡村旅游当中投资企业涉及到的一二三产业都会有,所以投资企业需要政府政策支持。
政策上的支持包括土地的流转政策,土地的商业用地政策,税收减免,人力协助,奖金奖励,资金补贴等等。
投资企业还需要良好的投资基础。
另外要有充裕的产业用地空间。
配合企业完成土地流转,农民搬迁安置。
然后需要社区居民的支持,就是投资商跟社区居民之间怎么解决利益关系。
这里涉及到土地流转,涉及到大量的旅游服务人员,涉及到农业产业的用工人员,还涉及到与当地农民和社区的合作,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投资商的资金才能进入。
因此,在所有乡村旅游规划当中,要对投资商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农民的需求,三大需求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找准了,土地利用才能释放它的能量。
乡村旅游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景观,它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利益诉求问题,各方利益诉求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再来看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旅游。
消费者的需求因远郊旅游或近郊旅游有所不同。
远郊旅游的时候一般都有居住诉求,一定要换一个地方过生...